分类列表
新闻分类
浅谈通风柜通风系统的四种控制方式

设置 局部排气罩以减少室内空气的污染。


  通风柜 这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局部排风设备。内有加热源、水源、照明等装置。可采用防火防爆的金属材料制作通风柜,内涂防腐涂料,通风管道要能耐酸碱气体腐蚀。风机可安装在顶层机房内,并应有减少震动和噪音的装置,排气管应高于屋顶2m以上。一台排风机连接一个通风柜较好,不同房间共用一个风机和通风管道易发生交叉污染。通风柜在室内的正确位置是放在空气流动较小的地方,或采用较好的狭缝式通风柜。通风柜台面高度800mm,宽750mm,柜内净高1200-1500mm,操作口高度800mm,柜长1200-1800mm。条缝处风速0.3-0.5m/s视窗开启高度为300-500mm。挡板后风道宽度等于缝宽2倍以上。


  煤气与供电 有条件的化验室可安装管道煤气。化验室的电源分照明用电和设备用电。照明好采用荧光灯。设备用电中,24h运行的电器如冰箱单独供电,其余电器设备均由总开关控制,烘箱、高温炉等电热设备应有专用插座、开关及熔断器。在室内及走廊上安装应急灯,备夜间突然停电时使用。


  实验台 实验台主要由台面、台下的支架和器皿柜组成,为方便操作,台上可设置药品架,台的两端可安装水槽。


  实验台面一般宽750mm,长根据房间尺寸,可为1500-3000mm,高可为800-850mm。台面常用贴面理化板、实芯理化板、耐腐人造石或水磨石预制板等制成。理想的台面应平整、不易碎裂、耐酸碱及溶剂腐蚀,耐热,不易碰碎玻璃器皿等。

通风柜通风系统的四种控制方式

     实验室内的气流控制主要是指对实验室内常用的实验室家具设备如通风柜,万向抽气罩、原子吸收罩等,以及整个实验室的室压进行控制。为了保障通风柜前试验者的安全,各国对于进入通风柜的面风速都有严格的要求。例如,美国OSHA的标准规定面风速应在0.4-0.6m/s之间。而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国的标准都要求限制在0.5m/s,我国的行业标准也规定面风速应保持在0.5m/s。所以通常情况下都会要求通风柜面风速严格限制在0.5m/s左右。因为如果通风柜面风速过小,那么通风柜内气体很可能会溢出,而如果通风柜面风速过大,又会在柜内形成紊流,也会导致柜内气体溢出。经过将近四十年的发展,实验室控制系统已经由初的定风量系统,发展到目前比较常用的自适应控制系统。


 1.定风量控制(CV)。


   出现于上世纪40年代,无论通风柜调节窗开度如何,风量始终保持一定。此种方式优势在于控制简单,但是缺点也非常明显,通风柜面风速会随着调节窗位置而不断变化,安全性能差,而且能耗惊人。


 2.双稳态控制(2-state)


    当人们逐渐意识到定风量系统在安全性和能耗性上的缺陷之后,双稳态控制也就应运而生了。此种控制系统只有高风量与低风量两种状态,其典型的应用为,在夜间或者实验室内没有操作人员时,将系统降低为低风量运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能耗,但是同定风量系统一样,其抵抗外扰的能力仍然较差,同时在工况转换时室内压力波动比较大。 3.变风量控制(VAV)。


    进入八十年代之后,随着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更加合理的实验室气流控制方法,即变风量控制。变风量控制是通过实验室内通风柜调节门开度的变化或者通风柜面风速的变化调节系统的送排风量,从而保障无论调节窗开度如何,始终可以精确控制通风柜面风速为0.5m/s。系统适应性强,可以在充分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降低能耗,但是对阀门的控制精度和反应速度的要求高。


 4.自适应控制(UBC)


   在二十世纪末,出现的自适应控制系统(Usage Based Control),是在VAV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在通风柜和生物安全柜上安装探测器,以监测通风柜或者生物安全柜前是否有人活动,当有人操作时,保持面风速恒定为0.5m/s,以此保障操作者的安全,而如果通风柜前无人进行操作时,则将进口风速降低为0.3m/s。采用此种控制方式,可以在使用VAV系统的基础上,再次大幅降低能耗。


分享到